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花样年·美年广场,JR·Fantasia花漾锦江B栋10楼1007室
发布时间:2022-06-08 17:52:27 浏览量:838
[摘要]
本文以成都市作为调研地点,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就关于建筑行业工伤现状调研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企业发生工伤人员年龄分布、教育水平、企业对于工伤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工伤保险实施情况、企业发生工伤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等建筑行业工伤方面典型问题。
以对成都市建筑行业进行实地调研为基础,以调查问卷结果为数据支撑,通过调研显示,成都市建筑行业存在对工伤政策认知不够,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当下这些现实性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以期对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和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工伤;工伤保险
一、引言
建筑业是工伤风险较高的行业,又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国家高度重视建筑业职工工伤维权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了建筑业从业人员工伤权益保障工作的进展。但目前仍存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保险征缴方式不够灵活、劳动关系确认难导致工伤保险待遇落实难等突出问题。
为全面掌握制度推行状况,剖析建筑行业工伤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此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对建筑业工伤现状展开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对象概况
本次调研的对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均为建筑企业。
1.调查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建筑行业员工状况(年龄、教育程度等)、建筑企业对工伤保险政策了解及实践情况、建筑企业在遭遇工伤及工伤政策方面希望得到的支持、面临问题或建议。
2.研究方法
(1) 调查问卷
在调研过程中,成都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通过个别访问、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工作,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通过对问卷调查收集得到的信息予以整理,对所得数据统计、分析。
①年龄分布。根据调查的数据,建筑行业员工在36-50岁属于工伤高发阶段,占42.59%。由此可见,中青年农民工在身体素质、体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已成为成都市建筑业农民工的主体。
②教育水平。根据调查的数据,有40.74%的员工为初中学历,占比为多数;大专以上占比仅为16.67%。这表明,建筑行业多数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大多从事艰苦和易发生事故的体力劳动,他们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也较低。
③企业对工伤保险的政策了解程度及途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这次调研中,高达59%的企业表示对工伤保险政策只是有些了解,还有20%的企业表示不了解;有占比51.85%的企业表示主要是通过政策宣传了解到工伤保险,其次为电子媒体推广,这意味着后期可在企业常接触的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如政府官网、电子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方面进行政策宣导。
二、成都市建筑行业工伤现状
(一)大多数建筑企业对工伤政策认知不够,抱有侥幸心理
部分建筑企业即使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亦会出现拒绝支付工伤赔偿、医疗救治等合理花费,存在认为应由员工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的认知。
(二)措施不力,部门配合不到位
而在工作中,相关处罚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建筑业工伤保险一旦涉及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公司多以效益不好为借口,不肯参加工伤保险,对工伤保险绕道走。单靠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很难将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落到实处。
(三)部分建筑企业及职工对工伤保险政策不清楚,对保险赔付理解误差
部分建筑公司参加了商业保险,以为能够代替建筑业工伤保险,其实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两个截然不同层次,两者的给付标准存在区别,并且两者间不存在利益冲突,参加工伤保险是根本,购买商业保险是增补。
(四)工伤保险政策宣传不够,企业及劳动者存有盲区
从调研结果显示,建筑企业和劳动者对参保政策不了解,大部分企业对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认识不全面,包括工伤发生后的申报流程及赔付方式均不清楚;大部分建筑企业的从业人员也对发生工伤后,自己应享有的权益不甚了解,缺少维权意识。
三、措施和建议
(一)多部门联动协作,扩大工伤保险宣传力度
同时可加强社保经办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工伤认定部门、工会组织及劳动监察部门协同合作,以便针对重大工伤事故,可以快速启动应急响应。
(二)建议简化建筑业工伤理赔手续,实现快速理赔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程序和操作方法,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7〕53号指导意见,积极学习商业保险多年来积累的快速认定、快速理赔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快速理赔新模式,创新人性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工伤保险在为参保企业、项目和工伤职工服务上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三)加大执法力度,按期检查
按期检查与定期政策宣传、讲解工作可协同配合进行。
(四)企业希望能得到工伤法律咨询方面的支持以及目前针对工伤政策的讲解帮助
四、结语
高楼大厦被视为现代社会繁荣的象征,建筑业劳动者用双手构筑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也在用自己的血汗撑起家庭的脊梁。但一旦发生工伤,倒塌的可能就是整个家庭。根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由于建筑事故伤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行业。提高保障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工伤合法权益,既迫在眉睫,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欧阳中梅:《浅谈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载《劳动保障世界》2017年。
[2]袁玉玲; 王峰:《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载《科技视界》2017年。
[3]《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不参保不得开工!》中央人民政府官网,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公号2018年
[4]尹现波; 张小曼:《建筑业用工单位工伤保险责任浅析》,载《法制博览》2021年。
作者简介: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 王星
来 源:成都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成都市律师协会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