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二十大|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十年峥嵘不改初心 笃定前行践行使命

发布时间:2022-10-09 18:39:30       浏览量:271

2012年10月,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聚焦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用专业的法律保护城市内少数民族群众与企业的合法权益。

 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持续开展民族地区法律服务,与各民族群众结下了长达十年的不解之缘……

让法律之花在雪域绽放香满人间‍

这里是大熊猫的故乡,是9100万人的家园。蜀山之王贡嘎山在这里穿云而立,长江、黄河在这里奔腾而过。在这里,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开始搭建全川法律网络,为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图片
 图片

十年来,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扎根三州,深入甘孜、阿坝、凉山一线布局,目前已在石渠县、阿坝县、黑水县、松潘县、理县、美姑县、金阳县、普格县、木里县、炉霍县、雅江县、得荣县设立并派驻律师为当地提供法律帮扶,在三州地区构建常态化的法律帮扶专业网络初具雏形。‍

图片

十年来,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以扎实推进“法律七进”为抓手,结合“法治四川行”“五个一万”等活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在牧区组织“马背上的宣讲”,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标准的虫草买卖合同范本,减少因买卖虫草而产生的纠纷。帮助受灾群众申请司法救济金,用实际行动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图片

紧紧抓住寺庙这个涉藏州县稳定的“牛鼻子”,开展“送法进寺庙”普法宣讲活动,覆盖僧尼5000余人,发放藏汉双语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册,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图片

特别是2018年7月起参与四川律师公证法律服务团“送法进寺庙”活动,在全省率先创新探索“引僧侣入法庭,观摩庭审直播”的送法模式,将“刑事审判”和“场景观摩”有机结合,增强受教僧侣群众学法的直观体验和兴趣。通过微信群搭建起寺庙僧尼群众、寺管会、当地司法局翻译人员、服务律师共有的交流沟通平台,及时有效解决寺庙的法律问题,提前了解寺庙动态、预测法律风险,推动远程法律服务点建设。

图片
图片

十年来,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常态化开展“送法进学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乡村”等多种形式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好铺设的三州法律服务网络,通过点对点连线、各县城之间互联、成都与石渠县定点互联的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全数据化模块跟踪宣传,进一步增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笃定前行践行使命‍

十年来,针对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缺少本地律师机构和长驻律师,远道而来的送法不能“长驻长留”,群众法治意识较为淡薄,信教群众较多、遇到矛盾纠纷依靠宗教解决问题等普遍现象,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在派驻法律人才到民族地区分所的基础上,加大当地本土人才的交流培养和法治培训力度。投入资金搜集引进和培养阿坝、甘孜、凉山当地通过法律执业资格考试的青年,分批将其派往成都总所培训进修后再回到分所执业,切实解决法律人才本地化和扎根难问题。‍

图片

‍结合当地群众生活、思想、办事习惯,积极向当地党政机关、大型企业提供法律常态服务,为乡镇重大活动提供法律意见,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合规性审查意见,通过总所联动三州地区各分所,再由各分所律师联动本地及周边县市党政机关、基层社区等,以区域化的形式搭建三州地区法律援助服务平台,通过“在家门口”的方式为当地提供本土化、精细化、便捷而专业的法律服务,为夯实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编织了一张专业化的法律帮扶网络。

图片

十年的发展,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从2012年总人数不足50的中小型律所,发展为今天拥有200余人的综合性大所。十年来,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在诸多业务领域都做了深度的探索与开拓,在传统业务领域与新兴的业务领域,一直都处在法律服务的前沿。

从2012年到2022年,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见证了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显著提高。通过积极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促进民族地区依法常态化治理,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携手并肩,为民族地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图片

征程十年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勇毅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人才专业齐发展,努力争先跨越赶超的十年,也是成都律师行业大地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十年。十年征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与荣誉,既是对盛豪人的肯定与激励,亦是成都法治变迁的小小缩影。

 盛豪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凝心聚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践行法律人的理想与誓言,为涉藏地区法律服务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用实际行动喜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