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文化风采汇Vol3|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我把法律文化讲给你听

发布时间:2022-01-08 17:55:42       浏览量:553

历经千年,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但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法治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值得我们传承。

 

图片

(博物馆一角)

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创办于2015年,是四川第一家民办且面向公众开放的法治基地,目前共有文物1000余件。

创办初心是通过文物故事结合多感官的调动,向民众展现中华法系中的法律文化,使法治文化学习之成为现代法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也成为了学生课外感知法律的体验课堂,是商界获取法治思维的训练基地,是政界理解法治的生动场所,是大众关注法治的有益去处。

 

图片

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一件件法律文化藏品向你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法律故事。从古自今,逐一陈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铸在青铜上的中国第一份判决书;你还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离婚、结婚证;你还可以解读各色法谚,领略法律文化的简约和智慧。

图片

(博物馆一角)

 

我国最早的诉讼判决书——“匜”

图片

我国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反映了我国古代完备的刑罚体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诉讼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独角神兽

图片

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其中的“廌zhì”即为獬豸(xiè zhì),“灋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戴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大明律

图片

颁发于重典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它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礼”与“法”的结合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大清律例

图片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经过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君臣的努力,在乾隆御览鉴定后,正式“刊布中外,永远遵行”,形成清朝的基本法典。

清代光绪年间的惊堂木

图片

惊堂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使用。其正式名称叫“气拍”,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俗称“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有楞,取“规矩”之意。惊堂木能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使得堂下人等安静、紧张。民国初期法院的法官仍使用惊堂木,以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

法槌

图片

我国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区法院院长陈国猛敲响我国大陆法院庭审第一槌。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规定》开始施行,从此,法槌成为法庭审判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图片

此宋代碑铭《劝慎刑文》(并序)和《慎刑箴》是两篇难得的中国古代法律史文献。两文同刻一碑,正面为《劝慎刑文》,反面为《慎刑箴》,均为北宋初年礼部尚书晁迥(cháojiǒng)撰文,庞房篆额。

图片

馆藏的普通法院、专业法院的司法文书及法律文书,各时期各类司法裁判文书、各式各类法律文书,更是贯穿我国法律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及各种类型,对梳理我国法律发展及文书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意义。

 

图片

(熙蜀法律文化移动博物馆)

此外,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创新普法形式,一方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直播,带领大家云参观博物馆;另一方面设立熙蜀法律文化移动博物馆,结合法治进学校、法治进社区、法治进企业等不同主体,让各个群体近距离参观法律文物,感受法治文化。

 

图片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模式,开展多元化普法教育活动,目前已有10万余人参观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学法用法。为使普法的科学化体系化,熙蜀所还主编了《新时代·青少年普法教育丛书》,该丛书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青少年,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为小学低年级版、小学高年级版、初中版、高中版和大学·成人版系列普法读物。

图片

 

图片

(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

开法律之门,传法治之音。熙蜀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法律文化、法治教育进行输出,让更多的人从“走近法律”到“走进法律”的转变,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率先探索、砥砺前行,正在努力打造一座创新普法、科学普法的法宣基地,一座对全民开放的法律文化博物馆。我们也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加入普法行列,让普法变得平凡而生动。走进熙蜀法律文化博物馆,我把法律文化讲给你听。

 

供稿:四川熙蜀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