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花样年·美年广场,JR·Fantasia花漾锦江B栋10楼1007室
发布时间:2022-10-13 19:28:29 浏览量:933
市律协召开七届理事会第二十六次会长办公会
9月30日,市律协会长王宗旗主持召开七届理事会第二十六次会长办公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了2022年市律协会长班子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审议了全市律师行业评优评先制度、“导师帮扶制度”,律师事务所行政培训,市中小律所青年律师执业、生存现状调研,甘孜、阿坝、凉山律师行业对口帮扶等事项;集中通报了成渝地区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筹备工作进度、“遗产管理人”人才培养计划等工作情况。
会议指出,要及早谋划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二十大召开后在全市律师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深入开展律师行业重大问题调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成都律师行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研究好谋划好。要坚定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协会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抓好全市律师行业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对照2022年市律协重点工作清单,倒排工期、逐项推进,以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律协召开七届监事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
9月30日,成都市律师协会监事会召开第七届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成都市委常委会关于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会议精神;通报了四川省律协换届工作情况、监事会内设机构上半年工作报告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成都律师闻“疫”而动,下沉“疫”线参与抗疫活动
9月,全市律师行业“疫”无反顾、助力抗疫,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律师亮身份、当先锋,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律师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向抗疫一线报到,用积极的行动、不凡的作为唱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线”的动人乐章,深度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我为群众办实事”,书写了属于成都律师的忠诚和担当。
一是市律师行业党委、市律协向全市律师发布众志成城同心战“疫”动员,号召广大律师当好自身健康的“责任人”、他人健康的“守护人”、城市健康的“带头人”。二是广大党员律师积极响应号召,60余支律师志愿服务队伍再次集结,按照“就近就便,统筹调配”原则,第一时间向所在基层党组织、社区报到,近2000名律师脱下律师袍,化身“大白”“小蓝”。三是得知部分抗疫一线急缺物资时,成都律师想方设法聚资源、献力量,律所党组织第一时间自发组织募集急缺物资,合计价值逾30万元。
地震无情人有情,成都律师在行动
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成都律师感同身受。灾情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显本色,成都律师在抗击疫情的同时积极行动,发出倡议向灾区伸出友爱之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律师事务所积极踊跃捐款捐物达60余万元,还有部分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深入地震灾区一线,参与抗震救援行动,充分展示了成都律师的责任与担当。
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签约合作法院已达23家
9月,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先后与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崇州市、大邑县五个区(市)县人民法院分别签订了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协议,标志着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已与23家法院达成民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化化解机制合作。
正式签约后,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与各法院将按照协议约定内容,进一步细化合作机制,创新优化细节与流程,逐步强化商事调解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共同打造民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化化解机制,为建设平安成都、法治成都提供更为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法润高新·共治共享”成都高新法治之旅走进“三中心”
9月29日,高新区相关企业代表30余人来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一带一路”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开展了一场“法润高新·共治共享”成都高新法治之旅·涉外法律服务专场活动。企业代表们实地参观走访了“三中心”办公场地,听取了“三中心”的成立背景、功能布局、运营模式等基本情况。
活动为高新区相关企业分享了“三中心”提供多元化、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的服务流程和实际案例,普及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意识,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我市11名律师分别当选第十届全国律协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近日,第十届全国律协公布了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名单,成都市共有11名律师当选。
我市2名律师获评2021-2022年度公益法律服务之星
《防坑指南社会艺术考级篇——四川文旅市场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发布
受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市律协文旅体专委会组织委员编写了《防坑指南:社会艺术考级篇——四川文旅市场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发布。案例涵盖了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社会艺术考级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类型,包括无资质考级机构、考官不具备资格证、“制假考级证书”等。相信典型案例的发布,将提高成都、四川社会艺术考级考生及家长对社会艺术考级活动的警惕意识,进一步维护成都、四川社会艺术考级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