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中段1388号花样年·美年广场,JR·Fantasia花漾锦江B栋10楼1007室
发布时间:2020-05-15 23:29:00 浏览量:14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和“一带一路中心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相继落户成都,为成都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加注了国际化的动力。在成都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实现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背景下,全市律师队伍中的143名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为法治成都建设贡献他们的专业力量。
记者从成都市律师协会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市律师中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的共有143人,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省人大代表6名,省政协委员10名,市人大代表14名,市政协委员17名,区(县)人大代表20名,区(县)政协委员63名,各级党代表11人。
2020年成都两会期间,多名律师界的成都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法治成都建设,提出了许多议案、提案、建议。本报记者近日连线其中的几名代表委员,听听他们为法治成都建设开出的“良方”。
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此外,应当进一步明确刑辩全覆盖适用的阶段及其范围。例如,广义的刑辩全覆盖应当包含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阶段,要实现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阶段刑辩全面覆盖。他建议,在法律援助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并扩大援助条件与范围,赋予值班律师包括“阅卷权”“会见权”在内的更多执业权利,明确值班律师的“准辩护人”身份,以更好实现辩护的有效性。
提高破产审判专业化水平
此外,针对市内有重大影响力或复杂疑难的破产案件,还可成立专案协调小组,共同推进破产案件相关工作。通过设立破产公益基金,在无产可破案件中对已履职管理人实际发生的破产费用进行支付或补偿,提升全市破产管理人办理无产可破案件的积极性,助推出清“僵尸企业”、优化供给侧改革。他还建议,尽快申请在成都市设立破产法庭,对成都市内的强制清算案件及破产案件进行集中管辖,从而合理配置全市破产审判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府院协调机制的作用,提高成都市破产审判专业化水平,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力度
李大福还建议,根据地方特点明确野生动物禁食种类,针对成都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际情况,应细化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增加野生动物保护种类。此外,对现有存栏全部蛇类和部分兽类可转为药用,对部分禽类养殖单位,根据不同的存栏种类,通过纳入家禽管理、转为观赏类等进行消减,减轻养殖单位损失。
将诉源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为促进全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可持续化发展,完善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增添和释放该项机制的活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王劲夫建议,建立诉源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将诉源治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的专项经费预算,各级政府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吸纳调解、仲裁、公证、律师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诉源治理;探索建立以“低价、有偿”为原则的专业调解收费机制,收费考量市场化与公益性,真正将非诉讼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巡查发现机制
此外,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法治教育,要严格限制教职员工与学生单独相处的时间和地点。要改进学校性教育现状,让学生对性侵害的危害、什么样的行为涉嫌性侵害有明确的认识,教会学生面对可能的性侵害时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学校要定期与家长或者监护人联系,沟通相关情况,督促家长和监护人与孩子多交流。